最近收到个消息,以前的一个哥们,很久没联系,最近确诊为肺癌晚期,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。
这哥们之前在大厂上班,过高点的时候在杭州买了房,每个月房贷3w,虽然优点小压力,但小俩口收入也很高,一开始日子也还过得去。
不过,后来他们俩都相继失业,虽然凭借着多年的经验,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,但收入锐减,只能靠存款去支撑。
就这样过了几年,靠着副业好不容易收入提升了点,没想到又要经历这样的厄运。
这就是贫穷陷阱的具象化,努力拼搏的俩个年轻人,就这样在被时代洪流无情吞没。
清朝有个33两白银政策,普通家庭一年吃饭、穿衣、住房、娱乐,还有孩子上学,平均得花36两白银。而清朝通过税收和商品价格控制,硬是把老百姓的收入限制在33两白银以内。这样一来,大家每年都少了3两白银,生活幸福满足就在那3两白银的差距之间。就好像大家都有了个奋斗目标,但最终都像骆驼祥子一样,拉了一辈子黄包车,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。
几百年过去了,换了人间,好像一切又都没有改变。
最近蜂群一直跌,从高点2块跌到现在的不到1.2,跌幅高达40%,比币圈还惨烈。
一直跌的原因也很简单,虽然很多人为了流量无脑黑,但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内部:思大瞎折腾,官方只想钱,产品摆烂。
蜂群系列app之所以能够几年屹立不倒,靠的还是不断地创新,造就了第一批赚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玩家,属于是官方和玩家互相成就。
这一批玩家的质量是其它游戏望尘莫及的,每次宝石跌,就会有大资金去抄底做波段,几乎每次都能赚钱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蜂群的官方可能是因为钱赚的太多了,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从当年的猴卡开始,后面卖npc组件,卖充电器,卖汉字卡,每一批都能卖几个亿,可以说股东吃的满嘴流油。
但这种售卖完全没考虑经济模型的健康性,所以宝石崩盘了,矿石也崩盘了,收割了不少人。
很多大饼,永远成为了大饼,包括海战这种热门项目,总是遥遥无期,跳票了一年多。
盘面太大了,要转型,没问题,但是一味牺牲游戏玩家的利益过度给低质量的宝妈玩家,完全说不过去。
宝石这玩意完全就是共识,大家认可,有作用,愿意收,那就是有价值,如果信任崩塌了,那就是一个数字而已。
小白以前还会乐呵呵地去分析各种经济模型去预测未来的走势,但是官方这种无下线的操作是无法计算的。
最难量化的,永远还是人心。
以蜂群的体量,不至于直接崩塌,但短期内,宝石可能不会有啥起色,这样的跌幅,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。
小白之前申购的基石,本来赚个几万块钱,一直复投,6k基石现在复投到接近7.8k,已经增长了30%了。
结果算了下价格,不仅没赚,还是小亏的状态。
本来自己都想卖了止盈,想着带咱们一起赚点小钱,怎么这么难啊......